文章

顯示從 12月, 2018 起發佈的文章

关于校区问题

  孙志超博士 各位: 今天的事情满城风雨。明天不要闹了,也不要难为一线的老师。今天你们捡个便宜,是周日,不扰乱教学秩序。如果明天还静坐/抗议,那就扰乱教学秩序了。不妥,明白我的意思吗?扰乱教学秩序的后果是什么…… 不要纠结眼前,不要难为最关心你的人,好事与坏事之后,都要总结一下:学到了什么。对你们的问题,我作一个回应: 第一,这肯定不是刑事问题,这如何也不是诈骗; 第二,这也不是行政问题,学校不是行政机关; 第三,这不是合同问题,因为这里不是蓝翔和新东方,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行为不是商业行为,无从谈到违约; 最后,所谓证据,开宗明义即说:具体政策还没出来。今年的情况是莞城就读一年搬到松山湖。退一步说,这种表达没有问题。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,爱或者不爱,就像姓氏一样,理工的标签跟随你一生,他好,你才受益。 有些事情需要冷静后思考,如果你未来有别的选择机会,如何判断;如果未来再制定政策,他应该怎样衡量正义与否,且应该如何预案。 维权代表觉醒,当每人开始关注私权,注重承诺的时候,社会才有了互通与信任的基础。 方式显示聪明,当每人都能恰当行权,同时尊重他人权利的时候,你的权利才可能被顾及和愿意被感受。 你的诉求已经表达,令所有老师,甚至很多教育机构都在反思。两年之后,希望所有人都可以认可你推动了什么,而不是毁掉了什么。多年之后,谈及母校,你说: A. 理工的名声就是被老子一手毁掉的。 B. 理工目前所以在管理的进步是当年我们谏言的结果 明天你必须在A和B中选择其一。 作为法律工作者,契约精神当捍卫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当然知道哪些是短视,哪些对你们是长远。 我曾经也是个学生,如果我是你,我绝对也会是其中一员。 但我现在是个过来人,发现:无论怎样被牵绊,最后还是要赶路。决定你未来永远不是当前的这一步,而是你规划中的下一步。 如果你还说,你的下一步就在松山湖,我尊重你,但是,孩子,你看短了,因为我不希望未来你的标签是【理工 处分】。 这才是雪上加霜啊,明白吗? 其实很多一线教师也不愿意两地上课,但是还有两年。 你们负责沉默,我们负责奔波。